让万物穿过自己
让更多的人知道你,还是让爱你的人更爱你?
见字如面
最近最大的感受如果在工作之余坚持创作真的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工作之外回到家已经筋疲力尽,尽量想干一些不用费脑的事情,创作的时间真是太少了。
面对现实吧,所以如果你真正的想做一件你想做的事,还是尽量让他变成你的工作,这样工作的压力,想做事情的动力,会共同推动你去持续不断的去做这一件事情
最近听了两期孟岩老师的《无人知晓》,里面的观点很受启发,在此做一个分享
不把生活推开,也不要把你未来你希望的生活推向你自己 --孟岩
1.允许所有的事情穿过你自己
我们在生活中通常被两个房子困住
第一个是认知的房子。我们通常把复杂的世界简化成自我认知的模型,把不符合我们认知的模型贴上了很多负面的标签,以后遇见类似标签的话题我们会自动躲开,慢慢的认知就会固化
第二个房子 情感的房子,我们在情感受伤后,在每当思维停留在情感受伤的那一刻时,我们整个人的精神和思维就会卡住,久久不能自拔
解决的办法是专注当下。让好的不好的认知,情感经历穿过我们自己。在现场去目睹,去经历,抓去我们觉得好的认知和感情,其他的让他穿过我们的身体自然流淌
2.让更多的人知道你,还是让爱你的人更爱你?
成功的商业公司,这两点在最后都会做到。但是前期更注重哪个,决定公司的风格。这里的
让爱你的人更爱你指的是,这些公司往往会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感受力。这种价值取向在创始人的观念里是根深蒂固的,很难通过很难通过术的层面去学习。这种直觉性的人文关怀的是全方位的,星巴克的咖啡成本不过5到10元左右,为什么敢卖30元,而且还有人愿意付费。因为大家看中的不是咖啡本身,而看中的是在这里与商业伙伴,朋友们共度的时光。
我就是当下的我自己,我并不想成为更好的谁 -Naval
因为工作的原因,要频繁的上台去表达。有的时候还有别的老师去观看。一开始还是有些紧张,但是看到了Naval的这句话,我会自信很多。我表达的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就是当下的我,我接纳这样的我。我并不想变得跟谁谁讲的一样好,也不会想我一定要表达的比以前更好。做好前期的知识储备以后,说我该说的。不管表达效果如何。这克服了我的一些上台焦虑,在这里分享给你。